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Brachiaria mutica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20秒
巴拉草
Brachiaria mutica (Forsk.) Stapf
中国植物志>> 第10(1)卷 >> 禾本科 Gramineae >> 臂形草属 Brachiaria

7.巴拉草(台湾植物志)

Brachiaria mutica (Forsk.) Stapf in Prain, Fl. Trop. Afr. 9: 526. 1919; E. G. Camus et A. Camus in L'ecomte, Fl. Gen. L'Indo-chine 7: 434. 1922; Ohwi in Acta Phytotax. et Grobot. 11: 43. 1942;台湾的禾草485. 1971; 台湾植物志5: 530. Pl. 1422. 1978; H. B. Gill et al. Fl. Malaya 3: 178. 1971. ——Panicum musicum Forsk. Fl. Aegypt. -Arab. 20. 1775.——Panicum purpurascens Raddi ex Opiz in Fl. 266. 1822. non nud. et Nees, Agrost Brasil 240. 1829.——Panicum barbinoce Trin. in Mem. Acad. Sci. Petesb. 6 (2): 256. 1834.

多年生草本,高1.5-2.5米。秆粗壮,节上有毛。叶鞘长11-14厘米,无毛或鞘口有毛;叶舌长约0.8毫米;叶片扁平,长约30厘米,宽1.5-2厘米,两面光滑,基部或边缘多少有毛。圆锥花序长约20厘米,由10-15枚总状花序组成;总状花序长5-10厘米;小穗长约3.2毫米;第一颖长约1毫米,具1脉;第二颖等长于小穗,具5脉;第一小花雄性,其外稃长约3毫米,具5脉,有近等长的内稃;第二外稃长约2.5毫米,骨质。染色体2n=36 (Hunter, 1934;Nath Swaminathan,1957)。

分布美国、非洲、印度及热带许多地方;我国台湾引种栽培,作牧草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90《中国植物志》第10(1)卷 269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